金月灣刻瓷班

南開區碧華裡社區書畫班是老年大學在2012年掛牌的第一批校外教學基地。組建書畫班的婁羚儒老師介紹,“我從上小學起就喜歡國畫,在部隊當過美術創作員,轉業調到科研單位後一直把國畫當做興趣愛好,退休後我一直在老年大學學習書法。2009年國慶節,社區舉辦書畫展,我帶著自己的書畫作品報名參加。當時的居委會主任發現我的作品很好,建議我在社區辦一個國畫班,於是2010年,碧華裡社區國畫班成立瞭。在這期間,我一直堅持在老年大學學習書法。當時老年大學希望在社區成立校外教學基地,讓學得不錯的同學帶領居民學習,以此豐富廣大居民的業餘生活。本著這樣的目的,再加上我已經在社區成立瞭國畫班,老年大學的老師就找到我,希望我堅持辦學,同時發展我的國畫班為首批校外教學基地。”

河西區滕華裡社區心友模特隊隊長周愛琴告訴記者:“在許多社區老年人心中,上老年大學已經成瞭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重要載體。然而,一些老人因為路程遠或身體情況不方便出行,導致難以如願。現在我們被授牌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希望能更好地為周圍的老年人服務。”

自2012年始,天津市老年人大學與區街配合,在社區建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至今共授牌百餘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使越來越多老大車專用四錄行車紀錄器安裝年人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這些基地遍佈13個區,涉及110餘個社區或市民學校。六年來,堅持在市老年人大學校外教學實踐基地活動的老年人達上萬人。

馬場街三合裡社區同窗之友葫蘆絲藝術團成立於2014年10月26日。成員大部分都是老年大學葫蘆絲班畢業的同窗,為瞭能繼續提高吹奏水平,服務社會,快樂自己,文化養老,健康養生,自發組建瞭同窗之友葫蘆絲藝術團。

每周四上午河東區金月灣花園社區活動室都格外熱鬧,幾十位白發的“學生”聚在一起在盤子上“作畫”,成為社區裡一道獨特的風景,這正是社區刻瓷班在活動。這裡的刻瓷班早已小有名氣,成立六年多來,優秀作品頻出。社區刻瓷班已經掛牌成為“天津市老年人大學校外教學基地”,每周定期開展活動,以便帶動和促進刻瓷班得到整體發展,使專業知識學習更加系統規范,使社區居民的刻瓷活動得到健康的發展,推動社區文化工作建設。刻瓷班成立六年來,社區積極發揮居民中老年大學學員的骨幹作用,請他們當老師傳授技藝,帶領指導新學員。目前,刻瓷班學員由最初的3人發展到30多人,每周四是刻瓷教學交流的時間。

書畫能提高一個人的修養,但也是磨性子、需要下功夫鉆研的一門藝術。婁老師說,“我自己在老年大學學習瞭十年書法,每天堅持學習,從未請假。書畫班能學下來的學員也都和我一樣,學習中有股韌勁。”

走進社區,走進部隊、走進養老院,走入社會,受到瞭廣大群眾、武警官兵、耄耋老人們的歡迎,引起瞭相關領導和單位的重視。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演出瞭30餘場。2016年,更成為市老年人大學的校外教學基地。

而在河東區芳水河畔社區有著自己的社區老年大學,2014年芳水河畔社區以居民學校為基礎,正式成立瞭社區老年大學。本著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社區老年大學合理整合社區資源,開展葫蘆燙畫、電腦、書畫、舞蹈、太極球等課程,為老年人們提供瞭健身、娛樂、養老、學習的好場所,為實現學習型社區奠定瞭堅實的基礎。學員們表示,自從來到社區老年大學,既開闊瞭視野,豐富瞭業餘生活,又可以相攜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到社區老年大學學習不僅充實和提升瞭自身,生活也真是愉悅瞭很多。(撰文/尹航 隋寅偉 孫巖朵)

近年來,良好的硬件設施和一流的師資力量,讓市老年人大學成瞭香餑餑,盡管連年擴招,仍“一位難求”。為瞭滿足需求,市老年人大學三年前開始采取“章魚式”辦學模式,將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到社區,送到老年人的傢門口,老年人不出社區,就能上老年大學。

婁老師說,“剛開始社區成立國畫班,一下子就有30多人報名。看到這麼多居民喜歡國畫,我是既興奮又緊張。報名的居民每個人水平都不一樣,有的有一定繪畫基礎有的完全沒接觸過畫畫,鑒於這種情況,我決定全部從零基礎教大傢。我先是從素描講起,兩年後教大傢工筆國畫。這兩年期間有很多人在學習中逐漸淘汰,剩下的18個學員再跟著我繼續學習。這之後我開始教大傢寫意國畫,現在我們的課堂已不再是老師和學生的教學班,而是轉變成學員與我互相交流的研討班。”至於每次教學使用的工具,婁老師介紹,碧華裡社區在華苑街文化發展方面做得一直不錯。社區為瞭支持婁老師的教學,從辦班之日起就免費提供畫架畫板石膏像等工具供居民學習。居民每次上課時隻帶鉛筆畫筆和畫紙就行。



碧華裡書畫班

學生變老師回到社區教授更多人

原標題:傢門口辦學 讓更大卡車四路行車記錄器多老人老有所學(圖)

郭永才是河西區馬場街同窗之友葫蘆絲藝術團的團長,也是“章魚式”辦學的積極實踐者。兩年前,他創建同窗之友葫蘆絲藝術團並擔任團長,最多時有50多個團員。“把老年大學的辦學理念傳播到社區,圓瞭老年們的音樂夢,也成就瞭我自己的音樂夢。”郭永才告訴記者。

葫蘆絲藝術團

天津老年大學到傢門口辦學讓更多老人老有所學

社區裡享受學習的快樂

把老年大學辦學理念傳播到社區

同樣是每周四,河東區紅城社區活動室內都能看到許多書法和繪畫愛好者在交流學習,這是紅城書畫院每周固定的活動。現在紅城書畫院裡每一位學員都是“行傢”,這其中離不開書畫院的老師曹連柱的功勞。紅城社區居委會得知社區的曹連柱是一位書法行傢,就邀請他來社區為大傢授課,於是就成立瞭紅城書畫院。通過三年多的學習,書畫院的成員們都成長起來,能獨當一面,這其中離不開曹連柱的耐心指導和悉心教學。“我能做的就是發揮餘熱,給大傢指點一下,剩下的就是大傢一起交流瞭。”曹連柱說。口口相傳,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慕名來到這裡交流學習。“其實每周四大傢來到這裡就是以娛樂為主,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嘛。”

建團四年來,在馬場街市民學校掛牌基地的影響和三合裡社區居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團員的努力,現在已經逐步成長、壯大起來。

六鏡頭行車記錄器
arrow
arrow

    fhflz755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